当上班族们都在羡慕老师即将迎来长达2个月的暑假时,殊不知七月伊始的老师们才是最忙碌的时候。在往年,无论安排迎新家长会还是发放入学资料,都要求老师事无巨细,更别说在眼花缭乱的微信、qq群中帮助家长答疑解惑,不光老师线上线下忙成一锅粥,家长也紧盯手机上各个新生群,生怕错过学校的重要通知。
今年七月,杭州的两所高中则摆脱迎新工作带来的烦恼,家长的报道指引、入学资料、乃至接收学校、班级通知,只需要扫描一个二维码即可在微信上一步到位。更为特别的是,每个家长、老师身份都得到认证,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不再因各式微信昵称而产生沟通障碍。
究竟是什么神奇的方法能够通过微信解决如此多的问题?原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校园也开始打造智慧化,各类智慧校园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腾讯基于微信的普及和强社交属性,打造腾讯智慧校园,以移动信息化的方式为学校提供了家校沟通、教务管理、OA办公等一系列服务,更是为学校迎新工作带来更加便利、高效的解决方案。
7月的杭州,炎热似火,7月的源清,热情似火。在杭州城北,有一所以信息化为特色的花园式学校--源清中学,源清中学是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它的智慧校园建设始终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迎新当天,家长们走到哪,都可以看见“源清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源清中学的志愿者们除了忙着帮助引导学生家长外,更帮助他们通过带有个人标签的二维码识别家长身份,实现签到,同时学校通过扫码枪的扫描判断出家长是否已经加入家校联系的通道--腾讯智慧校园。在与源清中学的第一次智慧接触中,家长们发现这所学校有太多新奇等待他们去发现。
打开微信,家长们惊奇的发现,没有以往成堆的纸质资料,通过身份认证的家长们直接在微信中就能下载相关的资料文件,而在源清中学的校园一角,同学和家长们留下与源清中学的朋友圈合影,还得到校领导齐刷刷的点赞留言,其中最特别的便是家长们并没有如往常一样把照片发到“朋友圈”,取而代之,他们将自己与孩子的合影发到属于班级的“朋友圈”--“班级圈”中,在家长之间还不甚了解的入学报道阶段,他们就能在属于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班级圈中进行互动点赞。
7月9日,学军中学西溪、紫金港两个校区,前后迎接近3000名家长。如此大规模的迎新并没有难倒学校,在杭州市学军中学报告厅前,放置着一个几乎与人等高的巨型“骰子”,“这是学校的公众号吗?”,家长们拿出手机扫描眼前的立体二维码后才发现,此时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不仅有孩子的姓名,自己的父母身份也得到认证。
与此同时,腾讯智慧校园为家长提供了报道流程指引,免除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引导、登记,为学校迎新工作提供极大便利;在关注后不久,家长们就在“班主任信箱”中收到了第一份来自班主任的通知,他们也能够极快地通过“班级私信”找到班主任及相关任课老师咨询。
正如学军中学大门前的“学军带你飞”字牌所写,学军确实带家长们“飞”了一把。